NEWS
发布日期:2024-04-22
4月19日,天府永兴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减污降碳协同研究部含碳污染物治理与能源化研究中心、减污降碳多维监测与综合调控研究中心建设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论证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担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君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华林、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朱法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赵金洲、清华大学教授李俊华、南开大学教授冯银厂、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桂泰江、北京北大先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世刚为专家组成员。
论证会开幕式由实验室副主任刘婉华主持,建设方案论证环节由石碧院士主持。会议伊始,实验室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佳从建设背景、科研布局、成果转化等方面系统介绍实验室建设情况。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主任张远航发言。他指出,实验室按照“国际前沿、国内领先、四川特色、低碳产业”原则,科学布局六个研究部,以期形成全面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含碳污染物治理与能源化研究中心、减污降碳多维监测与综合调控研究中心启动论证,希望与会专家就中心建设方向、重点研究任务、预期成果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
接下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运法从建设背景与目标定位、主要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差异性等六个方面汇报含碳污染物治理与能源化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他指出,含碳污染物治理与能源化研究中心以我国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为牵引,瞄准四川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瓶颈,开发原创性含碳污染物源头控制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形成示范引领,可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陈运法研究员汇报
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歆汇报减污降碳多维监测与综合调控研究中心建设方案。他表示,减污降碳多维监测与综合调控研究中心以实现碳污监测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探明碳污多尺度协同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系统支撑我国减污降碳综合调控为目标,重点突破碳污原位和遥感探测与计量技术、碳污大气转化过程模拟技术、碳污协同调控原理与策略,构建减污降碳协同集成监测与综合调控平台系统,在提升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实力的同时,助力成都平原城市群环境空气质量达到WHO-II标准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 李歆研究员汇报
与会专家围绕研究中心建设必要性、目标任务、建设方案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经充分质询和讨论,专家组认为含碳污染物治理与能源化研究中心、减污降碳多维监测与综合调控研究中心目标定位明确,提出的建设方案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先进性、可行性,研究任务及进度安排合理,研究队伍基础扎实。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两个研究中心建设方案,建议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明确重点研究任务,早日产出代表性成果。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等研究中心共建合作单位相关负责人、学术骨干,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管局有关负责同志,实验室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论证会。
科研:028-60667710 办公:028-60667707 人力:028-60667706(成都)
610213(成都)
四川省天府新区集萃街619号天府海创园12号楼
天府永兴实验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