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环球时报 | 院士专家建言献策 共话四川绿色低碳产业机遇与挑战

发布日期:2023-03-28

四川将如何发挥绿色低碳的理念,把技术融入到公园城市的实践中,助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四川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有哪些机遇和挑战?3月27日,在由天府永兴实验室主办的首届“2022天府碳中和论坛”上,国内外17位院士、多名专家学者为四川实现双碳目标把脉问诊、献计献策。

微信图片_20230404101800.jpg

多位院士与专家共话“碳中和技术与绿色低碳发展”


“双碳背景下,做好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大有可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翟婉明表示:这种发展可以倒逼轨道交通行业技术的升级,特别是节能环保可持续。

他认为,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在交通双碳建设中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部分颠覆性地应用到交通领域。以轨道交通为例,特别是高铁,未来我们要保持技术优势,强调更低碳高效发展,持续开展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引领下一代高铁在更高速,更安全速度同时降低能耗。他以正在研制中的400 公里等级的CR450 高速动车组为例,动车预留了400公里/小时的设计和建造标准,“我们希望把下一代高铁做成减排可持续的示范。”

“要实现以电网为主,氢能(氢基能源)为辅的电氢耦合协同的清洁能源的新型能源供给模式,保证绿色能源安全供应和消费。”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雷宪章说道。

在雷宪章看来,电氢耦合协调、建设主动式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的最大挑战是问歇性、波动性的风、光电能与刚性负荷之问的矛盾。储能技术通过与可再生能源的协调配合,是解决这一矛盾根本所在。“当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源在全时域储能技术的支撑下建成稳定电源后,才能逐步淘汰燃煤电厂,实现新型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雷宪章.png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雷宪章作主旨演讲


四川是水电大省,雷宪章建议,在局域电网内,合理配置风光水电的比例,将风光水资源建设成为能够相互补充、相互赋能的清洁电源网。不仅如此,四川还要加强与全国互联互通大电网的建设,实现不同时区、不同气候禀赋、不同自然属性的电力跨区域互补互济。“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雷宪章解释说,先立后破就是要在大力建设清洁能源的同时,依托技术创新和数字赋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逐步完成化石能源的低碳零碳替代,最终实现双碳目标。

“油气行业的生产能力不但不会减弱,还会增加。”2022年,我国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生产天然气2178亿立方米。西南石油大学校长张烈辉认为,目前从中国的油气资源禀赋条件来看,上升的难度很大,这也是当前油气企业和行业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我们必须确保稳油增气,大力发展天然气,用低碳的方式端稳端牢油气的饭碗。”张烈辉表示:在非化石能源和新能源成为主体能源之前,天然气应该是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最现实的能源,也是实现碳达峰最重要的能源。

四川盆地作为我们国家目前最大的天然气基地之一。在张烈辉看来,对四川而言,要实现碳中和就要实现天然气绿色开发。他还建议,四川可探索将二氧化碳注入天然气气田,从而在提高天然气产量的同时,将大量二氧化碳封存起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席北斗认为,随着我们意识的提高和其他诸如精准识别、AI等技术的发展,我们具备了从源头上对固体废物进行精准分类分级,分类收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固体废物的资源属性,能相对应地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席北斗以“田园综合体”为例,它有效控制了面源污染,提升了保水保肥能力,减少面源氮磷的流失。“多元有机废物循环就再增加了碳汇,也就实现了碳氮的平衡和富碳技术和面源污染协同防控,也将带动产业发展。”

席北斗表示,四川打造公园城市,是基于四川环境承载力非常好的理念。以公园城市为纽带,构建绿色低碳、美丽成都的指标体系,它和无废城市、无废社会,还有四大产业结构调整这些都是紧密相关的。

“通过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生态调解气候,对提高承载力进行整体谋划设计和布局、对城市的整体宜居性,发挥西南这一块的示范效应都是意义非常重大的。”在席北斗看来,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将有机废弃物等各种定向转化以后,可以通过生态城市的建设提高它的碳汇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实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城市范例,成都大有作为。”


【环球时报记者 陈敏】

联系我们

天府永兴实验室公众号